《老子道德经》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又曰:少思而寡欲。《易经》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又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故说“独阳不生,独阴不成”。《礼记》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说:“食色性也。”故庄周感慨曰:“人之可畏者, 衽(rèn,席子)席之间,不知戒者,过也。”可见男女之事乃人之大伦,故不可不重、不可不慎也!
本文摘自道教养生经典《三元延寿参赞书》(元李鹏飞集),专论男女房事养生事宜,论述精当,并陈若能使房事生活合理则可保人之天元之寿。房事养生是我国古代养生学的一大特色,中医认为,“房中之事,能生人,能煞人。譬如水火,知用之者,可以养生;不能用之者,立可尸之矣。”性生活也遵循自然之道,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伤。同时,适度而愉快的性生活对于人的精神与身体健康有益无弊。“房事之事,能生人,能煞人”那么从中医上讲,性生活该注意哪些问题?有哪些忌讳?
性生活不可过早过度
《黄帝内经》中提到过一个定律,“女七男八”也就是说,男子每八年会出现一次生理上的变化。正常情况下,男子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十六岁时肾气旺盛, 以肾精为物质基础,促进生殖机能的天癸产生,精气满溢而能外泄,两性交合,就能生育子女。但是如此时倚仗血气盛,而性生活过早,甚至性生活无度,就会损伤精、气。犹如园中之花,早发必先枯萎。性生活过早,影响其他脏腑之生长发育,甚至发生种种疾病。
由此可以看出,性生活不易过早,以及晚婚的年龄和晚婚的好处。同时,我国《婚姻法》中也规定,男子结婚年龄不得早于22岁、女子不得早于20岁。
性生活不可绝
性生活是人的正常本性,正常的性生活,使男欢女畅,阴阳调和,有益身心健康。《遵生八笺》云:“黄帝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阴阳不 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调圣度。至人不绝合之道,但安于闭密以守天真也。"就是说男女之间性生活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独身生活(即偏阴偏阳),会使人情绪恶劣,甚而产生各种疾病。善生之道不在于男女不交媾,而在于不过度,以免精气妄泄,以保宁天真之气。
中国房中术(性气功)源远流长,仅据现已掌握的史料言之,自先秦直至今日,两千余年间一脉相传。从马王堆汉墓简书中的《十问》、《合阴阳》、《天下至道谈》等早期文献,经过六朝隋唐时期的《养性延命录》、《素女经》、《玉房秘诀》、《洞玄子》之类的经典著作,到明代《既济真经》、《修真演义》、《素女妙论》等晚期作品,其最基本的原则、技巧和诉求始终不变。故房中术者,实为中国文化中最重要、最稳定的传统成份之一。
一、房中术的基本诉求与理论基础
中国古代房中术千方百计所追求的直接效果,可一言以蔽之,曰“多交不泻”,即男子在性交过程中使自己保持不射精,同时却使女方达到性高潮。历史上最重要的房中术理论家之一、唐代孙思邈,对此有极为直接了当的论述,见《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夫房中术者,其道甚近,而人莫能行其法:一夜御十女,闭固而已,此房中之术毕矣。
这当然是稍带夸张的说法。不过如撇开“夜御十女”的伦理道德问题(古代中国人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伦理道德问题),则孙思邈之语确实直奔主题。“闭固”即保持不射精。自实际效果而言,如能做到在性交时不射精,即所谓“握固不泻”,自然就能保持一夜之间连续与多个女子性交的能力。因此几乎所有的房中书都将达到多交不泻作为最重要的修习技巧。
多交不泻何以值得如此汲汲追求?主要有三项理论观念,在背后作为基础。
其一源出“阴阳天人感应”之说,认为多多性交是一件体天之道而利生利人之美事。最典型的论述,可见公元十世纪日本人丹波康赖《医心方》卷二十八(这一卷集中国六朝隋唐房中文献之大成)称引彭祖之说:男女相成,犹天地相生也。天地得交会之道,故无终竟之限;人失交接之道,故有夭折之渐。能避渐伤之事,而得阴阳之术,则不死之道也。……宜知交接之法。法之要者,在于多御少女而莫数泻精,使人身轻,百病消除也。
将天地交会与男女性交类比,再引出多交利于健康之说,这种类比、联想之法为先民所常用,而且在先民眼中看来也很雄辩。不过其说倒也能够与现代科学的某些结论吻合。例如用现代性学研究的观点来看,上述托引彭祖之说的逆命题至少可以成立──缺少性交对健康不利,缺少性生活者之统计寿命也较有正常性生活者为短。
其二是更为著名的所谓“采阴补阳”。相信男性能够从女性达到性高潮时的阴道分泌液(“女精”)中获得祛病延年的补益。更有进之者,相信女性的唾液、乳液等也有补益之效。还有较为抽象之说,相信在性交时女性的“阴气”可以补益男子。这方面的典型论述,可以特举时间跨度长达一千八百年以上的两则史料,以见此一观念之源远流长:马王堆汉墓简书《十问》中云:待彼合气,而微动其形。能动其形,以致五声,乃入其精──虚者可使充盈,壮者可使久荣,老者可使长生。
而明代邓希贤《紫金光耀大仙修真演义》则说:凡媾合,会女情姹媚,面赤声颤,其关始开,气乃泄,津乃溢。男子……受气吸精,以益元阳,养精神,此三峰大药也。惟知道者,对景忘情,在欲无欲,乃能得之。所以白髪再黑,返老还童,长生不老也。
“合气”指男女交媾,这是汉代常见的用法。“乃入其精”指吸取“女精”。“三峰”指女子舌下、双乳及(阴))户),称为上、中、下三峰。这一学说在现代性学理论中很难得到直接证实,而在伦理道德方面则显然大有问题──在男性中心的古代社会,女性经常被视为一种工具,“采阴补阳”之说发展到后期,更将女性比作男子修炼“内丹”之“炉鼎”。
其三是也非常著名的“还精补脑”之说。其说谓当性交之时,男子在即将射精的一瞬间,以手指压迫输精管,就能使得精液反走上行而直达人脑。由于在房中术理论中男性精液被视为极其珍贵的生命之液,所以认为精液上行到达大脑可以补脑。而任何一次射精都是男性“精气”的可观损失,以至于认为只有为了让女子受精怀孕时,才值得为之射精。“还精补脑”因此还被房中术家视为不可轻易传人的秘技。典型的论述,可见《医心方》卷二十八引《仙经》(已经失传):
还精补脑之道:交接精大动欲出者,急以左手中央两指却抑阴囊后,大孔前,壮事抑之,长吐气,并碌齿数十过,勿闭气也;便施其精,精亦不得出,但从玉茎复还,上入脑中也。此法仙人口口相授,皆饮血为盟,不得妄传,(妄传者)身受其殃。
这样的“还精补脑”,当然是古人的幻想。事实上,如按上法操作,在会阴处压迫输精管后,精液确实可能不再射出,但此时精液是进入膀胱,以后随小便一起排出,根本不可能上行到达脑中而去“补脑”。有趣的是,在世界不少民族中,上述“还精”之法都被当作一种避孕技术。此种避孕术在现代欧洲人中仍间或可见。大陆六十年代出版的卫生小册子中也曾推荐此法。
虽然古代中国基本上是一个男性中心的社会,但是在房中术理论中,倒也不乏男女平等甚至“女性中心”的观念。
与“采阴补阳”相反的观念是“采阳补阴”──女性在性交过程中竭力促使男方射精,从而吸取“元阳”补益自身,使自己青春长驻,长生不老。这很可能是一种较后起的理论,因为在现今所见房中术文献的最早源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种房中书中,未见这类说法的迹象。
“采阳补阴”之说主要以神话传说的形式流传。这里举较早期的两则传说为例:《医心方》卷二十八引冲和子曰:
非徒阳可养也,阴亦宜然。西王母是养阴得道之者也。一与男交而男立损病,女颜色光泽。
《神仙传"女丸》则象一篇微型小说:女丸者,辰市上沽酒妇人也。作酒常美。遇仙人过其家饮酒,以素书五卷为质。丸开视其书,乃养性交接之术。丸私写其文要。更设房室,纳诸年少,饮美酒,与止宿,行文书之法。如此三十年,颜色更如二十时。仙人数岁复来过,笑谓丸曰:“盗道无私,有翅不飞。”遂弃家追仙人去,莫知所之云。
在这类故事中,男子在性交中都成为奉献者,女子则得到“补益”而年华永驻。这类传说后来为明清色情小说提供了重要的创作思路。成为《昭阳趣史》、《株林野史》等小说大肆渲染的主题。
房中术理论中还有一派颇带男女平等色彩的主张,称为“男女俱仙之道”。这派主张相信,当男女性交之时,如果同时实施某些气功、咒语之类,就能使双方都获益,同登长生不老之境。下面举两则比较重要的论述为例:《养性延命录》卷下云:
男女俱仙之道:深内勿动精,思脐中赤色大如鸡子,乃徐徐出入,精动便退。一旦一夕可数十为之,令人益寿。男女各息意共存之,唯须猛念。
而《云笈七签》卷一○五所说更为具体:于是男女可行长生之道。其法要秘,非贤勿传。使男女并取生气,含养精血,此非外法专采阴益阳也。……先须忘形忘物,然后叩齿七通而咒曰:……男子守肾固精……,女子守心养神……。若久久行之,自然成真,长生佳世,不死之道也。
这种玄虚之说,自然没有多少科学根据。不过由于适度的性生活本是有益无害之事,所以即使相信了这派主张,遵而行之,对男女双方也无损害;况且它又男女平等,使夫妇在性交时还能展开双双成仙的美丽幻想。“男女俱仙之道”多出于道教经典,从时间上说也属较为后起之说,对后世的影响也不象前述几种观念那么大。
二、性爱技巧:取悦女性和战胜女性
多交不泻被认为值得用极大的努力去追求,但用何种手段去达到,却并没有什么一学就会、一试就灵的绝招。最主要的途径是男子运用自身的意念进行控制,例如《紫金光耀大仙修真演义》要求男子在即将射精时“存想夹脊之下、尾闾之穴,有我精气,为至宝,不可走失。”这种意念控制射精之法,经过适当练习,确实可以有实效。从现代观念来说,此法也确实有助于提高男子的性交能力和技巧──存想的内容当然可以随时代而演变。为达到多交不泻,还可以辅之以一些特殊的动作,如仰头、张目、闭气、提肛、“速将腰身一提”等等。此外房中家经常谈论的“九浅一深”、“弱入强出”、“死往生还”之类,也都是着眼于多交不泻的辅助技巧。
多交不泻说到底还只是手段,房中技巧的根本目的是要在男子不射精的前提之下,令女性达到性高潮──此时女性的分泌物才能“补益”男子。为此房中术理论又将极大的注意力投向女性的性反应周期表现,以及与此相应的前戏技巧。马王堆汉墓简书《合阴阳》中的“五欲之征”、《天下至道谈》中的“八观”、《医心方》卷二十八中的“五征”、“九气”、“十动”等等,都属此类。试举“十动”为例:
素女曰:十动之效:一曰两手抱人者,欲体相薄,阴相当也。二曰伸其两臂者,切磨其上方也。三曰张腹者,欲其浅也。四曰尻动者,快善也。五曰举两脚拘人者,欲其深也。六曰交其两股者,内痒淫淫也。七曰侧摇者,欲深切左右也。八曰举身迫人,淫乐甚也。九曰身布纵者,支体快也。十曰阴液滑者,精已泄也。见其效以知女之快也。
这些记载,以对实际情况的仔细观察为基础,具有性行为学上重要的史料价值。对于增进性爱技巧,也确实有帮助。
为了促成男子交而不泻却让女性达到性高潮,另一条途径是求助于药物。男性所用,主要是壮阳补肾一路,力求性交能够持久。施用于女性者,则以催情、兴奋为主,这与大量前戏技巧如拥抱、接吻、爱抚等有类似的功能,目的在于使女性尽早进入性兴奋状态,然后男子才开始正式与之性交。这些房中药可分内服、外敷两大类。男用较多内服,女用较多外敷(有时男性施药于阴茎前端,目的仍是令药作用于女性阴道)。
古代中国是行多妻制的,至少上层社会是如此。如果用人类文化学中功能学派的观点来看,多妻正是理解中国古代房中术何以蔚为大观的关键。帝王或多妻家庭的男性家主,既然占有了众多女性,他同时也就有了义务,要让她们都获得适度的性满足。然而一个男人的性能力毕竟有限,如果按照现代人通常的方式性交,那么射精之后,由于男性“不应期”(随年龄而增长,具体时间因人而异,极短者仅几分钟,一般人为几小时,老年人可长达几天)的存在,他很难经常在同一个晚上与一个以上的女性性交,因而也就很难避免妻妾们独宿空房之怨。男性家主为了让妻妾和睦,闺房欢乐,必须寻求尽量使众多妻妾获得性满足的方法──这方法别处没有,只能求之于房中术。这里举明代一个不知名的男性家主的经验之谈为例(荷兰人高罗佩收集的一种残页,录入《秘书十种》之五):(妻妾)督米盐细务,首饰粉妆弦索牙牌以外,所乐只有房事欢心。是以世有贤主,务达其理,每御妻妾,必候彼快。……街东有人,少壮魁岸,而妻妾晨夕横争不顺也;街西黄髪伛偻一叟,妻妾自竭以奉之,何也?谓此谙房中微旨,而彼不知也。
古代女性幽居深闺,生活圈子和精神天地都很狭小,她们只是男性家主的附庸,因此性爱在她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决非一夫一妻制的现代都市女性所容易想象(即使在现代都市女性的生活中,性爱也是非常重要的)。由此可以理解,房中术那些以“夜御十女”、“百战不殆”为号召的技巧,以及以“采阴补阳”、“还精补脑”、“男女俱仙”为号召的理论,为何会普遍大受多妻男性家主的欢迎了。
但是另一方面,在“采阴补阳”和“采阳补阴”两种理论同时的威胁和利诱之下,性交在某些房中术理论家看来,又成为一中危险的游戏,一场两性之间的战争。《医心方》卷二十八上说:
御女当如朽索御奔马,如临深坑,下有刃,恐堕其中。
因为谁先达到高潮,谁就将成为战败的一方,他(或她)的“精气”就被对方获得,自己就成为作出奉献的一方。双方都力求损人利己。
正是出于这种观念,房中术著作中非常喜欢使用战争术语,将“御女”称为“御敌”,有时干脆将女性称为“敌人”,女性先达到性高潮被称为“投降”或“宾服”。最突出的是明代房中术著作《纯阳演正孚佑帝君既济真经》,通篇全以军事术语写成,不知者初见会误认为是一篇兵书。
人们很自然会问:如此临深履薄、危险万状的性交,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房中术理论家似乎早已料到人们会有此一问,预先准备好了一番说辞,《医心方》卷二十八引《玉房秘诀》云。
采女问曰:交接以泻精为乐,今闭而不泻,将何以为乐乎?彭祖答曰:夫精出则身体怠倦,耳苦嘈嘈,目苦欲眠,喉咽干枯,骨节解堕。虽复暂快,终于不乐也。若乃动不泻,气力有余,身体能便,耳目聪明。虽自抑静,意爱更重,恒若不足,何以不乐耶?
对于中国古代多妻的男性家主来说,上面这番说辞也许并不是毫无说服力的,但是得不到现代性学的支持。现代性学认为在性交时强忍不射精是有害的,而正常的性生活则有利于健康。
三、 作为养身之道的房中术
追求长生不老,或退而求其次,追求延年益寿,这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在中国数千年承传不绝。古代长生之术有四大流派:一曰行气(即今之气功),二曰导引(大体相当于今之体操锻炼),三曰服食(服用各种补药,也包括炼“外丹”、辟谷等术),四曰房中。四派之间互有联系。例如在房中术理论中,可以同时服食补药、在性交时辅之以气功、性交本身又采用一些特殊的体位姿势,这样实际上就形成四术并用,四派并举。
房中术作为长生术之一,除前述“采补”、“男女俱仙”等理论外,还被认为具有更为“实在”的健身去病功效。房中术家相信,许多疾病可以通过特定形式的性交活动得到治愈。这方面最突出的例子,是所谓的“七损八益”之说。此说渊源久远,早在马王堆汉墓简书《天下至道谈》中就被特别强调:
故善用八益、去七损,五病者不作。
故善用八益、去七损,耳目聪明,身体轻利,阴气益强,延年益寿,居处乐长。
在稍后的房中术文献中,对何为“七损”、何为“八益”,有更为详细的论述:
所谓“八益”,指用八种不同的体位姿势进行性交(男性当然不射精),而且这种性交要每天进行多次,若干天为一个“疗程”,据说可使男性身体强健,并可治疗女性一些与生殖系统有关的病症。
所谓“七损”,指在七种不宜性交的状况下性交而导致的男性身体不适和性功能障碍。治疗这些不适和障碍的方法,仍是类似“八益”那样的多次进行不同体位姿势的不射精性交。
这种“性交所致之病,仍以性交治之”的思想,确实非常有趣。这里将“八益”和“七损”各举一例,俱见《医心方》卷二十八:
六益曰畜血。男正偃卧,令女戴尻跪其上,极内之,令女行七九数,数毕止。令人力强,又治女子月经不利。日七行,十日愈。
六损曰百闭。百闭者,淫逸于女,自用不节,数交失度,竭其精气,用力强泻,精尽不出,百病并生,消渴,目冥冥。治之法:令男正卧,女跨其上,前伏据席,令女内玉茎,自摇,精出止,男勿快。日九行,十日愈。
这类听起来很玄、甚至有点荒唐的性治疗法,其中科学成份之高,却大大出于现代人想象之外!
例如,“畜血”是一种女上位性交,而这正是现代性医学在治疗女性性欲高潮障碍时建议采取的方法之一。又如“七损”的治疗方法,都要求男女双方采用特定的姿势多次性交,“日九行,十日愈”,这种多次“操练”的方法,夜正是现代性医学家向男性有性功能障碍的夫妇推荐的重要疗法之一。
最令人惊异的例子之一,是上引“七损”中的“百闭”及其疗法:指明这是引性交过度而引起的射精不能,推荐的疗法是女上位性交,并要求女方来完成插入动作;而现代西方权威的性医学家R. Koolodny等人在其著作《性医学》中,对治疗射精不能推荐了完全相同的疗法!古代中国与现代西方,地域相隔万里,时间相去又在一千数百年之久,竟对同一病症推荐了同一疗法,且在细节上又如此吻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除了作为治疗方法的某些特殊性交方式之外,就整体而言,适度而和谐甜美的性生活,不仅确实有利于男女双方之身心健康,而且大有助于提高婚姻生活之质量。因此将房中术视为祛病延年的养身之道,确有相当程度的真实性。这与古代中国人高度重视“男女大欲”及其满足的传统是完全一致的,应视为房中术的又一重要功能。
房事如果过度,消耗精力、体力过度,引起劳倦,会导致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等疾病。房事的次数不是固定的,它因人的年龄、身体状况而异,不同的人,房事的次数也不相同。如《内经》云:“人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年五十者,二十一日一泄;年六十者,一月一”。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加认识到节制房事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房事的标准是事后第二天没有疲劳感,精神抖擞、心情愉快。较为年轻、身强力壮者,可以一周三、四次房事(需每日有晨勃方能为之),年龄较大、身体虚弱者则要节制房事,如一周一次,半月一次,甚至一月一次。房事不宜过早。男子破阳较早,则伤及精气,女子破阴太早则伤阴气,严重的还会导致未老先衰。
古人认为房事开始的最佳年龄:男性22岁、女性20岁
古代养生学家认为房事开始的年龄男性22岁、女性20岁;把握好生育的良好时机中医不但提倡晚婚,而且提倡晚育,认为生育过早,女性的精血会大量受损,会导致体内正气衰退。晚育也会对胎儿健康和发育不利。男性的婚育年龄在24-28岁,女性生育的年龄在21-28岁,男女最佳生育年龄在女28-30,男28-32岁。
注意房事卫生
房事是某些疾病的传播方式之一,因此,人们在进行房事时应注意房事卫生,最好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清洗外阴,房事后也清洗一次。中医养生学家在房事养生中非常讲究房事损益。在这里,“损益”指的是在房事过程中以及房事前后,对人体有益的行为以及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行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的观点,就是房事的:“七损八益”。
七损指的是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七种有关房事的行为,主要为闭、泄、竭、勿、烦、绝、费。
1、闭:指的是闭精,它主要是男女缺乏性生活知识,性爱时不注重把握技巧,造成男女深浅不当而引起的。假如男性阴茎插入女性阴道过深,女性会出现疼痛等不良感觉。过浅,女性性快度降低,导致性欲低下,厌恶性爱等不良问题的出现。
2、泄:指是在性生活之前,精气泻出,出现大汗不止等异常状态,这样对人的健康是不利的。
3、竭:指的是精液枯竭。这主要是纵欲过度、性交过于频繁引起的。精液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都发挥者积极的作用,假如精液枯竭,人体就会患病,严重的导致死亡。
4、勿:指的是玉茎不举,导致性生活无法正常进行,主要原因是纵欲过度、性生活心态不佳造成的。
5、烦:指男女在进行性生活时所具备的心里状态,假如进行性交时,心烦气燥。毫无甜密、愉快之感,即为"烦"。烦轻易造成夫妻的性生活不和谐。
6、绝:主要针对男性而言,指的是男性在进行性爱时带有大男子主义倾向,在女性不愿意性生活的情况下,强迫女性进行性生活。
7、费:指的是性生活劳倦,具体表现为速度快,用力过猛。消耗过多的体力和精力,导致事后浑身乏力精神不济等状态。
八益指的是有益身体健康的有关性生活的八种行为,主要为治气、治沫、知时、蓄气、和沫、窃气、寺赢、定倾。
1、治气:治气为调冶精气,常见的调冶精气的方法是:每天早晨,采取坐式,脊背挺直,收缩肛门导气下行至生殖器官;多食用补益气血的食物。
2、至沫:指的是吞咽津液,脊背挺直,呼吸新鲜空气,吞服舌下津液,蹲马步状,伸直脊背,收敛肛门,通其精气,促使爱液不断产生。
3、知时:指的是在进行性交时要把握适宜的时间。首先男女必须具备一定的性欲,这是做爱和谐的前提,另外、清晨女性的性欲较为旺盛,晚上男性的精气较为旺盛。
4、蓄气:交合时放松脊背,勿太过或不及。收敛肛门,导气下行;蓄养精气学会运用吐纳之术,最好晚上吐气、清晨吸气。以积蓄精气称之为“积气”。
5、和沫:指的是调和津液,表面意思为男女之间可以通过相互拥抱、亲吻、融合彼此的津液。延伸意思为夫妻在进行性爱时要配合和谐。是指交接时“勿亟勿数,出入和治”,“但当从容安徐。以和为贵”,动作徐缓,吞引津液,口唇相吻,男女心肾之气共激荡。
6、窃气:夫妻在进行性生活时,性欲较高,善于调息,性爱融合。
7、寺赢:指的是人体内精气旺盛、盈满、保持精气盈满的具体方法是:节制性生活、吞咽津液、吐纳等。是指临结束前,静待不动,并配合吐纳运气,使其精气持盈而不泄,安静的休息以待精力的恢复。
8、定倾:是指房事结束时男女双方都要使精神与体力迅速恢复其常态,以防出现损阳或伤阴之象,故称之为“定倾”。在进行性交时,尽量不要将精液射出体外。
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为了让夫妻双方在性生活方面更加和谐,小编为您推荐三种强肾保健功,有助于提升性能力!
叩齿咽津翕(xī)周法:每日早晨起床后叩齿100次,然后舌舔上腭及舌下齿龈,含津液满口频频咽下,意送至丹田。翕周即收缩肛门,吸气时将肛门收紧,呼气时放松,一收一松为1次,连续做50次。此法可滋阴降火,固齿益精,能防治性功能衰退。
按摩涌泉法:取坐位,用手掌分别搓涌泉穴100次,摩擦时宜意守涌泉穴,手势略有节奏感。本法有交通心肾、引火归元之功,对失眠、遗精有良效。
双掌摩腰法:取坐位,两手掌贴于肾俞穴,中指正对命门穴,意守命门(第2腰椎棘穴下),双掌从上向下摩擦40~100次,使局部有温热感。此法有温肾摄精之效,对男子遗精、阳痿、早泄,女子虚寒带下、月经不调等有防治效果。
在夫妻生活中,性生活是一味不可缺少的调味剂,它的存在可以让你们的夫妻感情更加浓厚,夫妻生活更加幸福。但是,性生活时机不对的话就会影响夫妻感冒,甚至伤害到对方的身体健康。因此,有些事情一定要避免。
重述老子曰:少思而寡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