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养生 秋季之霜降
日常养生保健
养好肝脾肾,常按三个“太”《黄帝内经》中提倡“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冬季节,人体的肝、脾、肾三个脏器容易出现功能紊乱,出现健忘、头晕、眼睛干涩、耳
鸣、消化不好等健康问题。所以适当调养是非常必要的。采用穴位按摩的方法也可以达到滋养肝脾肾的目的,推荐三个穴位,即太冲穴、太溪穴和太白穴,这三个穴位都在脚上,晚上临睡前,一边看电视,一边按一按,对秋冬养生很有帮助。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肝之精气汇聚最深的地方就是太冲了。揉太冲穴可以疏通肝经,保养肝脏。可以改善面色,还可以改善视力、美容。另外,高血压患者也可以常一太冲穴按摩太冲穴,对控制血压有帮助。取太冲穴时,应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太冲穴位于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也就是足大趾与第二趾的中间凹陷处,以手指沿拇指、次指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脉搏搏动的地方,即是太冲穴。按摩太冲穴可以疏解情绪、缓解胸部发闷的不适感。
方法:可以用拇指的指尖或棉棒按压太冲穴,会有酸麻的感觉,每次按压 5~10分钟即可。
太白穴:为足太阴脾经的输穴、原穴。刺激此穴有健脾利湿、理气和胃的功效。天气寒冷,出现脾胃功能不好,表现为消化不良、腹痛、腹胀,便秘或腹泻等,都可以按
太白穴摩太白穴,效果非常好。对女性来说,如果平素脾胃气虚,就会出现面色萎黄、少气乏力等表现,常按太白穴,可以改善气血运行,有美容的作用。太白穴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方法:用手的大鱼际部位,在足内侧从后往前推,每次推50下,每日2次。
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是汇聚肾经元气的“长江”,所以古人称太溪穴为“回阳九穴之一”。肾是人的先天之本,人体的元阴和元阳都来源于它,所以肾是人体元气之源。古代很多医家面对垂危的病人,多用这个穴“补肾气、断生死”,如果在这个穴位上能摸到跳动的动脉,说明病人肾气未竭,还可救治;如果没有跳动,就说明病人阴气缠太溪穴身,比较危险了。
太溪穴位于足内踝后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双侧对称。可用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棉棒来按揉;按揉的力度,除了要有酸胀的感觉之外,还要有麻麻的感觉。方法:每天按摩2次,用指腹按揉,以局部微有酸胀感为度,每次10分钟,在肾经的流注时间,即每日下午17~19点时按摩的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