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春捂防疾病
在漫长的冬季,为了御寒,人们的穿着往往比较厚重。每年立春之际,总会有很多爱美的姑娘们认为寒冬已经过去,早早就换上了单薄的衣服,脚踩单鞋,迎接春天的到来。殊不知,“三月的天,孩子的脸”,虽然立春之时天气已转暖,白天温度也已回升,但是夜间的温度依然很低,昼夜温差大,气温十分不稳定。
中医认为冬季属于冬藏,经历一个冬天,人体阳气虚衰,正气不足,且各种致病微生物也随着春季的到来而渐渐活跃起来,正是流感发生的高峰期。同时西医也认为春寒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因此春季衣物的选择尤其要上心,应秉着“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原则,不要急着脱去棉衣,穿着一些保暖舒适、透气良好,便于增减的衣物,注意背部、腹、颈、膝、足等部位的保暖。穿衣应按照上薄下厚的原则,避免寒气从人体下部侵袭,引发疾病。
早春不宜过早穿单鞋
刚刚入了春,不少人就急忙脱掉冬鞋,换上了单鞋,在年轻人中流行不穿袜子,所以在大街上,很常见的穿法是上面棉衣,下面光脚穿单鞋。这种穿法也许很流行,但从健康角度讲,真的不可取。
俗话说,病从脚下起,寒凉邪气最容易从脚底进入人体,而且,脚和小腿部位有多条经脉穿行,受凉后容易引起内脏疾病。
所以,早春时节,记住脚下保暖,不要着急脱掉厚鞋子和袜子。
顺应节气,晚睡早起
春季睡眠应遵循晚睡早起的规律起居。《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这样写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佳,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布于庭。”意思是说,春天是推陈出新,万物生长复苏之际,人们应当适当的晚睡早起。当然晚睡也不宜超过11点,以免影响人体的正常代谢,反而不利于人体健康。
春季是主生发的季节,人体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也要遵循这一规律,因此立春到来时,大家应该从冬季低迷的状态中清醒过来,不要再窝在家里睡懒觉,趁着春光明媚多做一些户外运动,帮助阳气生发。
心情愉悦莫动怒
人的情志活动与气血的正常运行密切相关,肝在五行属木,通于春,喜畅达疏泄而恶抑郁,如树木一样具有生长发散的特性,对于调节气机的生发起主要作用。
春季万物生发,阳气极容易生发太过,使人的性格变得暴躁易怒,发怒则会使肝火愈旺,肝火旺又使人更加暴躁易怒,如此反复,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所以人们在春季要适度控制自己的情绪,要多接触积极向上的事物,避免过于暴躁,同时也要避免抑制太过,使人过于压抑,不良的情绪会导致肝气郁滞不畅。
拥有健康的心态,豁达开阔的心胸,与人交往时保持愉快平和的心境,不仅在春季很有必要,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时时注意,对于养生保健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