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 大寒节气解说
大寒是冬季的第6个节气,在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因天气寒冷已极,故名大寒。大寒是冬季即将结束的时候,蕴含着大地回春的迹象。中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大寒初候母鸡可以孵小鸡了;二候时鹰隼等征鸟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它们盘旋于空中寻找猎物,以补充能量
来抵御寒冷;三候时天气最冷,连河流的中央都被冻出厚厚的坚冰,这个时候去溜冰是最有意思的。
到了大寒节气,很多地方冰天雪地、天寒地冻,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也是冰冻、大雪等灾害性天气高发的时间段。
大寒节气正处于岁尾,人们开始忙着准备年货、扫尘布新,因为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在民间也是个非常重要的日子,这一天人们会腌制腊八蒜,还会用各种谷物、杂粮搭配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做出美味的腊八粥。
大寒节气,养生要着眼于“藏”。此时应该早睡晚起,不要轻易扰动阳气,凡事不要过度操劳,注意保持心态平和。
冬季天气寒冷干燥,食量会变大,到了年终岁尾,各种宴请也多了起来,肥甘油腻的食物摄入较多,而蔬菜水果则相对缺乏,加之冬季运动量少,并且我国北方地区使用暖气取暖,体内水分流失多,会加重干燥症状。还有些人,觉得冬季一定要进补,对于本来就阴虚火旺或气血两虚的人来说,如果盲目大补,很容易加重火旺症状,反而对身体有害无益。
所以冬季也容易上火,应注意从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调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