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神对养生有什么意义,先得弄清神的概念。那什么叫神呢?神是精神、意志、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统帅,是人的精神运行,意思知觉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总体现,它包括魂、魄、意、志、思、虑、智等活动。《周易》对神的解释是,“神”是指精神。
精是人体生命的基础,而神由精、气所生。精气旺盛则心神明,所以有精为生命之本,神为运动之力的说法。精少则病,神衰则乏力,神竭则魂不附体。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慎重对待精、气、神。
古人很重视人的神,《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认为神充盛,人的身体才会健康。而一旦神衰弱,人的身体也会衰弱。神存在,人才能继续生存,神灭了人则会死去。
古时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来给病人治病,其中望就是观察病人的“神”,通过望来判断病人的病情。可以说神是中国医学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其表现形式有很多种,如“精神”、“神明”“神气”、“神机”等,其意义都类似于神。
人的神是由先天之精生成的,当胚胎形成之际,生命之神也就随之产生了。神在人身居于首要地位,唯有神在,才能有人的一切生命活动现象。人的生命活动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物质、能量代谢为主的生理性活动,比如,我们每天需要通过摄取食物来吸收身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另一类就是精神性活动。而在这两类行为中,神又明显占据主导地位。如《养老奉亲书》说:“主身者神”,这充分说明在人体这个统一体中,起统帅和协调作用的是心神,只有在心神的统帅调节下,生命活动才表现出各脏器组织的整体特性、整体功能、整体行为、整体规律。这就是说,人的形体运动,受精神意识支配;人的精神状态,与形体功能密切相关。在同样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精神意志坚强的人,身心遭受的损害会比意志薄弱者轻得多。
由上可见,养生必须要养神,既要注意形体健康,也要注意心理健康,然而,在 20 世纪以前的很长时间内,维护心理健康的问题,一直没有引起过人们的重视。一说健康,人们马上想到的是身体健康。甚至很多人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显然这些是一些肤浅的观点,一些错误的观点。现在所指的健康,不仅是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的正常生理,而且还指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所以,养神是养生里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神”是推动生命活动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