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系辞》曰:“男女媾精,万物化生。”意思就是,人的生命是由男女媾精的性活动产生的,由此可见精对生命的重要性。精,是人体的本原。精气充沛,则生命强健;精气虚衰,则生命败弱。
精的含义
古人说:“人身';三宝’--精、气、神”,认为“精、气、神”是养生的关键。精为生命活动的基础,人的四肢、九窍和内脏的活动以及人的精神思维意识活动,均以精气为源泉与动力。精化气,气生神,神御形。精是气、形、神的基础,也是健康和长寿的根本。所以《类经·摄生类》曰:“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宜壮,皆本乎精也”。意思是说,善于养生之人,必定是非常重视养精之人。因为只有精充盈才能气盛,只有气盛才能神全,只有神全才
能身体健康,身体健康自然就不会轻易生病。一个人神气坚定,即便到了老年看起来也是身强体健,那都是因为精充盈的缘故所致。
所以,保精存精对养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决定寿命长短的前提条件。
《周易》关于养精对养生的影响(参见11.房事养生),在此不做多说。
既然说,养精对养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那我们有必要搞清什么叫精,或者说,精的含义是什么?
关于精的含义,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精的哲学含义;一是精的医学含义。
精的哲学含义
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发展史上,在气的概念的演变过程中,以《管子》为代表将气范畴规定为精、精气,提出了精气说。精气说认为精气是最细微而能变化的气,是最细微的物质存在,是世界的本原,是生命的来源。
《管子》精气说中的精、精气与气一元论的气范畴的含义同义。
精、精气即是气,是形成天地万物和人类的精微物质,是最细微的
物质存在。精气说是一种接近原子论的唯物主义思想。
精的医学含义
精(精气)在医学上的含义包含四点:
1、精指生殖之精,即先天之精。系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为生育繁殖,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决气》)。生殖之精又称为狭义之精。
2.精指脏腑之精,即后天之精。脏腑之精来源于摄人的饮食物,通过脾胃的运化及脏腑的生理活动,化为精微,并转输到五脏六腑,故称为五脏六腑之精。
3.精指人体正气。“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有微甚,故邪盛则实;正气有强弱,故精夺则虚”(《类经·疾病类》)。
4.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指精、血、津、液的统称,《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曰:“精有四:曰精也,曰血也,曰津也,曰液也”。实为生命物质气、血、精、津、液的概称。
总之,精在医学上其基本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包括精、血、津、液在内。狭义的精,指肾藏之精,即生殖之精,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的基本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