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
(宋)无门和尚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黄帝内经 中的四季养生观
《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它流传至今,影响深远。《黄帝内经》中强调“天然合一”的养生观,即人要顺应自然界的变化,因时、因地进行日常养生保健。
说到四季养生,《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篇第八》中有这样的记载:"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这段话是说,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就应该顺应自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随着自然变化的脚步调整自己的生活,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养生,才能身体健康、长寿快乐。
《黄帝内经》中对四季养生进行了细致的论述,下面不妨来看看。
春季养生重在“生”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这段话是说:春季,即农历的一月、二月、三月,是生命萌发、万物回复生机的时段。此时,人们应该早睡早起,晨起放松身体、适当运动,空闲时多去野外郊游、踏青,保持心情愉悦,使自己的生活充满希望和憧憬。饮食上多吃蔬菜少吃肉类,生活中要顺应春季“宜生发”的规律,少掠夺,多施与。春季宜养肝,肝脏的调养不当和损伤会使夏季易患寒性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