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21日左右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春分日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半球昼夜相等。春分一到,雨水明显增多,全国平均地温已稳达0℃以上。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已进入春季生长阶段,早稻也开始播种,正是春意融融的好季节。
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所以人们在这个节气的养生保健也要注意保持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在生命活动的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的不协调,可导致体内某些元素的不平衡状态出现,并因此导致早衰和疾病的发生。而一些非感染性疾病都与人体元素平衡失调有关。如心血管病和癌症的发生,都与体内物质交换平衡失调密切相关。平衡保健理论研究也认为,在人生不同的年龄段里,根据不同的生理特点,调整相应的饮食结构,补充必要的微量元素,维持体内各种元素的平衡,有益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关于保持人体阴阳平衡的方法,《黄帝内经·素问》中说:“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也就是说:虚则补,实则泻。如益气、养血、滋阴、助阳、填精、生津为补虚;解表、清热、利水、泻下、祛寒、去风、燥湿等则可视为泻实。总之,无论补或泻,都应坚持调整阴阳,获得机体平衡的原则,以科学方法进行养生保健,才能有效地强身健体,防止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