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之小雪节气解说
小雪是冬季的第2个节气,在每年的11月22~23日,太阳到达黄经240°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中国古代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这是说,冬季降水的形式从雨变为雪,空气中缺少小水珠,彩虹难以形成;而阳气上升、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因此,万物失去生机,闭藏而成冬季。
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把多余的肉类用传统方法储备起来,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这时气温持续走低,天气寒冷,提示我们到了御寒保暖的季节。此节气的养生重点是益肾藏精、安神养志。但在我国很多地区,到了小雪节气,外面寒冷,屋内燥热,要当心“上火”。民谚说:“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可见,如果小雪节气下雪,对农作物的生长是很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