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居保健
平气养阴重睡眠
在五行中,肝属木,与春相应,主升发,在立春萌发生长,到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如果肝气过旺就会损伤脾胃,出现脾胃虚弱的病症,还因肝阳上亢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所以清明养肝应重在养肝阴、疏肝理气。在这个节气里,养肝最好的方法就是保证充足的睡眠。《黄帝内经》中说“人卧血归于肝”,即肝是藏血的器官,而凌晨1:00~3:00则是肝经的调养时间,可养肝血、滋肝阴。现代医学研究亦证实,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从而可有效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抵御春季多种传染病的侵袭。
清明防哮喘
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是过敏性哮喘的高发期。因为清明时草木吐绿、百花竞放,空气中飘散的各种致敏花粉增多,容易引发哮喘。加之春天风沙、扬尘天气较多,并且现在在很多地区春季也经常出现雾霾天,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增加,同样会使哮喘发作。
过敏性哮喘通常伴有发作性喷嚏、鼻塞、咽痒等,患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胸闷等为特征,严重者呼吸困难使人窒息。为了避免过敏性哮喘的发生,对花粉及植物过敏者尽量不要去公园或植物园,如一定要外出,也应减少与花粉的接触,最好戴上口罩;出行时应选择好时间,一般来说,中午和下午是空气中花粉飘散浓度较高的时间,此时应尽量避免外出。
另外,预防呼吸道感染也是预防哮喘的重要环节。因为清明时昼夜温差较大,容易使人发生呼吸道感染,而上呼吸道感染可以诱发哮喘。因此,清明时节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