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 寒露节气解说
寒露是秋季的第5个节气。每年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时的气温比白露节气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因此得名。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象征,至晚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
寒露时节,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寒露前后恰逢九月九重阳节,有些地区有赏菊花、饮菊花酒的习俗。古书记载:“九月九日,采菊花与伏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
在一些地方还流行寒露时节赏花吃蟹,如古诗中所云:“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蟹饮酒菊花天。”
民间说“寒露不露脚”,是说防寒从脚开始,到了寒露节气,出门就不要再穿露脚趾的凉鞋和拖鞋了。秋季以后,很多人会有疲乏、不爱动的感觉,即我们常说的“秋乏”,这时,要通过增加运动、增加睡眠来改善疲惫的症状。土豆、西红柿、茄子、柑橘、柿子、葡萄和梨等食物能中和肌肉疲劳时产生的酸性物质,使人体尽快消除疲劳,感到秋乏时可以多吃这些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