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是春季的第2个节气,一般发生在每年的2月18日或19日,此时太阳位于黄经 33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必生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这说明,雨水节气天气还比较冷,加之有雨水降临,所以寒湿较重,一定要注意防护。
雨水期间“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一幅冬末春初的风景。常言道"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一年之计在于春,对农民们来说,雨水节气正是农耕的关键时期,而我们的生活也充满了新的希望。雨水节气有一个传统节日,就是农历二月二“春龙节”,这一天,龙王会抬头,雨水会逐渐增多,万物随之复苏。民谚有“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反映了人们希望龙神能多降甘霖,赐福人间的美好愿望。
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中,肝气与春季相应,春季易使肝旺,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所以春季养生应注重养肝,应该顺应阳气自然升发舒畅的特点,以舒肝为重点。一方面要注意从饮食上调节,多吃养肝疏肝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另一方面,情志的调理对养肝非常重要,养肝切忌“怒”,宜保持愉悦的心情与宽阔的胸怀。
另外,雨水时节,民间有“反了春,冻断筋”的说法,风寒和风湿是这个节气的主要病邪,还要特别注意保护脾胃,预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