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泄
【概述】
早泄是性交时间极短(一般少于3分钟)即行排泄,甚至性交阴茎未插入阴道即射精,以致不能完成满意性生活的一种性功能障碍。早泄主要与触觉神经过于敏感,大脑中枢亢奋、功能紊乱以及个人身体健康因素和精神、环境因素影响等,而早泄的器质性原因较为少见。
中医认为,早泄多由情志内伤,湿热侵袭,纵欲过度,久病体虚所致。其基本病机为肾失封藏,精关不固,病位在肾,并与心脾相关。
【治疗】
1. 肝经湿热证
【症状】泄精过早,阴茎易举,阴囊潮湿,瘙痒坠胀,口苦咽干,胸胁胀痛,小便赤涩,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方一】龙胆泻肝汤
【来源】《医方集解》
【组成】龙胆草3克,黄芩3克,栀子3克,泽泻3克,川木通1.5克,车前子1.5克,当归1.5克,生地1.5克,柴胡1.5克,甘草1.5克。
【功效】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龙胆草清肝胆实火,泻肝胆湿热;黄芩、栀子清热燥湿;车前子、木通、泽泻、清热利湿,导湿热下行;生地养阴,当归养血活血;柴胡疏畅肝胆;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湿盛热轻者,去黄芩、生地,加滑石、薏米以增利湿之功;阴囊红肿热痛者,去柴胡,加连翘、大黄以泻火解毒。亦可服用成药龙胆泻肝丸。
2.阴虚火旺证
【症状】 过早泄精,性欲亢进,头晕目眩,五心烦热,腰膝酸软,时有遗精,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一】知柏地黄丸
【来源】《医宗金鉴》
【组成】熟地 124克,山萸肉12克,山药12克,泽泻9克,茯苓9克,丹皮9克,知母9克,黄柏9克。
【功效】养阴清热,补益肝肾。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克,空腹温水送下。
【方解】方中重用熟地滋阴补肾,益髓填精;山萸肉补肝肾;山药益脾阴,两者皆能固精;泽泻利湿泄浊;丹皮清泄相火;茯苓淡渗脾湿;知母、黄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按语】脾虚泄泻者慎用本方。
3.心脾亏损证
【症状】早泄,神疲乏力,形体消瘦,面色少华,心悸,食少便溏,舌淡,脉细。
【方一】归脾汤
【来源】《济生方》
【组成】白术30克,茯神30克,黄芪30克,龙眼肉30克,酸枣仁30克,人参15克,木香各15克,炙甘草8克,当归3克,炙远志3克,生姜6克,大枣1枚。
【功效】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黄芪甘微温,补脾益气;龙眼肉甘温,既能补脾气,又能养心血,共为君药。人参、白术甘温补气,与黄芪相配,加强补脾益气之功;当归甘辛微温,滋养营血,与龙眼肉相伍,增加补心养血之效,均为臣药。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与补气养血药配伍,使之补不碍胃,补而不滞,俱为佐药。炙甘草补气健脾,调和诸药,为使药。
【按语】本方以心悸失眠,体倦食少,或失血,面色萎黄,色淡、苔白、脉细弱为辩证要点;便血者,加阿胶、地榆等养血止血。若脾虚湿盛,腹泻或便第二章外科疾病溏,腹胀纳呆,舌淡舌胖,边有齿痕,可酌加薏苡仁、炒扁豆、泽泻等,当归宜炒用。
4. 肾气不固证
【症状】早泄遗精,性欲减退,面色苍白,腰膝酸软,夜尿清长,舌淡苔薄,脉沉弱。
【方一】金匮肾气丸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干地黄 24 克,山药12克,山茱萸12克,泽泻9克,茯苓9克,丹皮9克,桂枝3克,炮附子3克。
【功效】补肾助阳。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次6克,日2次,酒送下。
【方解】方中熟地滋阴补肾为君药;山萸肉、山药补脾养肝而益精血;附子、桂枝助命门以温阳化气,共为臣药。泽泻、茯苓利水渗湿泄浊;丹皮清泄肝火,皆为佐药。诸药合用,阴中求阳,少火生气,共奏补肾助阳之功。
【按语】 本方以腰痛腿软,小便不利或反多,舌淡而胖,脉虚弱而尺部沉细为辩证要点;阳萎者可适当加淫羊藿、巴戟天等以助壮阳起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