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是一年的第二个节气,在每年的2月18日前后,雨水以后,冰雪开始融化、雨量开始增多,空气湿润,气温也逐渐回暖。
雨水时节、在养生方面最需要强调的是“调养脾胃”,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对于人体健康长寿来说至关重要。为什么说雨水节气时要注意调养脾胃呢?这还得从中医的五行学说讲起。
在五行学说里面,肝属木,木性可曲可直、条顺畅达,有生发的特性,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而脾(胃)属土,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又有消化水谷,运送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效,为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在病理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按照五行的生克理论,木克土,即肝木过旺克伐脾土,也就是说,如果肝木疏泄太过,脾胃就会气虚;若肝气郁结太甚,脾胃则因之气滞。所以、春季养生既要注意养护肝木的生发之机,又要注意不要生发太过而伤及脾胃。
调养脾胃最重要的就是要从调整日常生活习惯做起:春季气候转暖,又多风干燥,应多吃蔬菜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比较适合春天的食物包括: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荠菜、春笋、山药、藕、芋头、萝卜、荸荠、甘蔗等。在起居方面,应该顺应自然,早睡早起,劳逸结合,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以达到调养脾胃,延年益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