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肝脏排毒减负 解酒有门道
中医认为,吸烟喝酒会损害肝脏健康。肝脏是我们人体内最大的化工厂,摄入到体内的酒精有90%以上要通过肝脏代谢。在平时,少量饮酒对健康是有好处的,因为少量饮酒可以起到活血、化淤、通经、生发阳气的作用,酒精也可以被肝脏分解、解毒和排泄。但是,如果大量饮酒(每天饮用量大于80克),就超过了肝脏的解毒能力,人就容易酒精中毒,甚至引发酒精性肝病。
酒精中的乙醇对肝脏的伤害是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它能使肝细胞发生变性和坏死,一次大量饮酒,会杀伤大量的肝细胞,引起转氨酶急剧升高;如果长期过量饮酒,就会导致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甚至酒精性肝硬化。
因为过量饮酒而引起的肝病,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在多数情况下,人们并不知道自己患上了酒精性肝病,等到出现如肝区疼痛、全身无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时,再到医院检查,就会发现肝功能已经出现异常,如转氨酶、转肽酶升高,这已是酒精性肝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则很容易发展成为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我们在平时饮酒一定要适量,如果出现酒精性肝病的症状,最好是马上戒酒并及时进行治疗。
对于平时喝酒,其实也是有技巧的。你一定很想知道,经常有应酬,如何做到既喝了酒还护了肝呢?下面就是最好的答案。
法宝一:按理想速度饮酒
理想速度,即不超过肝脏处理能力的饮酒速度。肝脏分解酒精的速度是每小时约10毫升,酒中所含的纯酒精(乙醇)的量,可以通过酒瓶标签上标示的度数计算出来。举个例子,酒精度数为16%的250毫升酒,用250x0.16=40毫升,那么酒精的量就是40毫升。如果一个人花4个小时喝完,那么平均每小时摄入的酒精量是10毫升,刚刚符合肝脏的处理速度。
法宝二:喝清水
酒精有改变肌体细胞内外水分平衡的作用。通常,体内水分的2/3 都在细胞内,但是酒精增加后,细胞内的水分会移动到血管中,所以虽然整个身体的水分不变,但因细胞内的水分减少了,也会觉得干渴。“醒酒水”是缓解酒后不适的方法之一。在满满的一杯水中混入三小撮盐并一口喝下!中医养生秘诀明利去,会刺激胃使食物易吐出。
法宝三:饮用运动型饮料和果汁
过量饮酒的第二天早上醒来,嗓子常常感觉很干渴,此时体内残留有酒精和有害物质乙醛,应想办法尽早将其排出体外含无机盐和糖分的饮料,除了有水分补给作用之外,还有消除体内酒精的作用。运动型饮料和果汁效果就很好,特别是运动型饮料,其成分构成接近人的体液,易被人体吸收,不仅对宿醉有效,饮酒时如果一起喝,也可防止醉得太厉害。此外,用含有茶多酚和维生素C的茶,或者用柠檬和蜂蜜做成的蜜汁柠檬水,对于宿醉也很有效。但要注意饮料不要喝冰凉的,而要喝温热的。
法宝四:吃柿子
柿子是富含果糖和维生素C的水果,古时即被用作防止醉酒和消除宿醉的有效食品。甜柿中所含的涩味成分,可以分解酒精;所含的钾有利尿作用。柿子叶也含有相当于柑橘数十倍的维生素C,其鲜嫩的幼芽可以炸着吃,或者干燥后做柿叶茶喝。
法宝五:多食贝类
以蚬贝为例,它的营养成分中,蛋白质的含量可以与鸡蛋相提并论,而且,由于含有均衡必需的氨基酸,不会对肝脏造成负担,能够促使肝脏恢复功能。贝类食物通常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牛磺酸和糖原;维生素B2和糖原对于促进肝脏的功能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氨基酸中的牛磺酸与胆汁酸结合后,可以活化肝脏、增加肝脏的解毒作用。
法宝六:喝芦荟汁
芦荟带刺的绿色部分和其内部的胶质中含有多糖体、糖蛋白等物质,能降低酒精分解后产生的有害物质乙醛在血液中的浓度。因此,在饮酒之前,如果喝些芦荟汁,对预防酒后头痛和恶心、脸红等症状很有效。此外,芦荟中的苦味成分芦荟素有健胃作用,可治疗宿醉引起的反胃和恶心等。
法宝七: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蛋白质和脂肪在胃内停留的时间最长,所以最适合作为下酒菜。为避免摄入过多高蛋白质食物导致发胖,最好选择鱼贝、瘦肉、鸡肉、豆制品、蛋、奶酪等。含有优质蛋白质的牛奶和奶酪等乳制品、鸡蛋、豆腐、扇贝,以及用这些食物制成的汤,对肝脏功能有益,且不会对胃造成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