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秘诀 春之篇:歌与天地同寿 养生从春天做起
乍暖还寒 春季养生保肝为先
从生理学角度,肝脏是人体的“生命塔”。我们的各种代谢和解毒、免疫功能都靠肝脏承担。因此,它也相当于我们人体的代谢核心和“排毒工厂”,既是保护人体的忠臣,更是需要呵护的弱者。中医里明确指出,肝属木,应于春,所以在乍暖还寒的春季,我们一定要先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肝脏。这也是春季养生的重中之重。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讲道:“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说得直白些,肝脏相当于一个国家的将军,将军是主管军队,是力量的象征。
清代医学家周学海在《读医随笔》中说:医者善于调肝,乃善治百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肝对人体健康具有总领全局的重要意义。
肝脏的生理特征和功能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肝主疏泄
疏泄,即传输、疏通、发泄。肝脏属木,主生发。它把人体内部的气机生发、疏泄出来,使气息畅通无阻。气机如果得不到疏泄,就是“气闭”,气闭就会引起很多的病理变化,譬如出现水肿、淤血、女子闭经等。肝就是起到疏泄气机的功能。如果肝气郁结,就要疏肝理气。此外,肝还有疏泄情志的功能。人都有七情六欲、七情五志,也就是喜、怒、哀、乐这些情绪。这些情志的抒发也靠肝脏。肝还疏泄“水谷精微”,就是人们吃进去的食物变成营养物质,肝把它们传输到全身。
2.肝藏血
肝脏有贮藏、调节全身血量的作用。当人体活动的时候,机体的血流量增加,肝脏就排出贮藏的血液,以供机体活动的需要;当人体在休息和睡眠时,机体需要血液量减少,多余的血液则贮藏于肝脏。故《黄帝内经》有“人卧血归肝”之说。肝藏血还表现在调整月经方面,血液除了供应机体营养的需要外,其余部分,在女子则下注血海成为月经,因此女子月经正常与否,与肝藏血、司血海的功能密切相关,肝有血海之称,妇科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若肝血不足,血液不溶筋则肢体麻木;血虚生风则头摇震颤;若藏血障碍,还可出现衄血、呕血、月经量过多等症。
3.肝主筋膜
筋膜,就是人体上的韧带、肌腱、筋膜和关节。筋性坚韧刚劲,对骨节肌肉等运动器官有约束和保护作用。筋膜正常的屈伸运动,需要肝血的濡养。肝血充足则筋力劲强,使肢体的筋和筋膜得到充分的濡养,肢体关节才能运动灵活,强健有力;肝血虚衰亏损,不能供给筋和筋膜以充足的营养,那么筋的活动能力就会减退,筋力疲惫,屈伸困难。肝体阴而用阳,所以筋的功能与肝阴肝血的关系尤为密切。年老体衰的人,动作迟钝、运动失灵,就是因为肝血衰少,筋膜失其所养。许多筋的病变都与肝的功能有关。如肝血不足,血不养筋,或者热邪炽盛烧伤了肝的阴血,就会引起肝风内动,发生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筋脉拘急,严重者会出现四肢抽搐、牙关紧闭、手足震颤、角弓反张等症状。
正是由于肝脏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因此一旦出现问题,便严重影响人体其他器官的健康。我们发现,人体的许多常见疾病都与肝脏的功能失常有关。
(1)“肝开窍于目”。肝的精气充足,眼睛明亮,黑白清晰,炯炯有神,七八十岁目不眩花。如果肝火上延,可见双目肿赤;肝虚,则双目干涩、视物不清,重则患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脱落等症。
(2)“肝主筋,其华在爪”。肝的精气充足,方能养筋,筋壮,肢体灵活自如,指甲丰满,光洁,透明,呈粉色;肝虚,筋气不舒,活动迟钝,指甲脆弱,凹陷,不透明,缺少血色。
(3)“肝气条达,心平气和”。肝气条达顺畅,人的精力旺盛,心平气和,与人交往亲和友善。如果肝郁气滞,则会易生怒火,目光凶灼,脸呈绛色,体内臭气鼓胀,不愿听人讲话。
(4)“肝阴足,血气旺”。肝阴,包括血液和全身筋与肌肉运动时所需要的润滑液。肝阴足,身体轻松,内心自信,不温不火;肝阴虚,则会头晕眼花,迎风流泪,腰膝酸软,筋张弛不利,失眠多梦,惊恐不安,烦躁,委屈爱哭,在女性则会表现为过早闭经或经血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