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之大寒 饮食保健
寒冷伤胃,打好保“胃”战寒冷的冬季,人们多爱进补,且大寒临近春节,更是大吃大喝的时候。如此饮食习惯,美了口味却伤了脾胃,故此时更应注意保养脾胃。
首先,要少食寒凉、勿过辛热。冬季寒冷,多食寒凉食物易伤及脾胃阳气,但也不能过食火锅、辣椒等辛热之品,因“火气”大易耗伤胃阴,引起口干口渴、口舌生疮、便秘等症状。其次,要“吃软不吃硬”,荤素搭配、以素为主。软指粥、牛奶、面条等易消化的食物,硬指过于进食大鱼大肉、油炸油腻等不易消化之品。蔬菜水果等素食含有较多食物纤维,不仅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还可吸附肠道内多余的油脂。另外,养成三餐定时、不暴饮暴食等规律的饮食习惯也很重要。
食用油天天吃 挑选有学问
大寒节气,正是年关岁尾,过节少不了宴请亲朋,也少不了外出吃喝,这时候,食用油的选择和使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远离4个用油陋习
贪吃煎炸食物
很多超重的大人和孩子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爱吃煎炸的食物,比如炸鸡、炸肉、炸薯条,味道平淡的食材,在用油煎炸之后味道增色不少,让人食欲大增、欲罢不能。而吃惯了味道浓郁的煎炸食品,就很难再爱上口味清淡的健康食品了。久而久之,肥胖、高脂血症等健康康问题就找上门来了。所以,管住嘴,少吃煎炸食物是健康的基础。
高油温做菜
很多家庭的做饭场面可以用热火朝天来形容,将锅中的油烧到极高温度,油烟四起,再将菜下锅,爆炒起来十分过瘾。但这样的用油方法非常不科学,温度过高,油中的油脂成分遭到破坏,还会生成许多致癌物。正确的用油方法是热锅凉油,用锅的温度来加热油,炒菜的效果也一样好。
长期只吃一种油
有些人对油的喜爱也很执着,在认可了一种油的味道后,会年复一年地吃一种油。而另外一些人只吃橄榄油、核桃油等高档油,认为这样吃最健康。这两种做法都不值得提倡。
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脂肪能为机体提供必需的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等,而不同品种的食用油所含的脂肪酸是有差别的,食用油中的维生素、磷脂等营养素也是有差异的,单靠一种食用油是不能解决人体的全部需求的。所以,比较好的用油方法是一段时间用一种油,过一段时间再换另一种,几种油交替吃,这样营养更全面。
贪便宜买大桶油
有些人图便宜,会在超市打折的时候买上几大桶食用油,储存下来慢慢吃。这样做也不好,因为大桶的油需要很久才能吃完,油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很容易发生氧化变质,引起身体不适。正确的方法是尽量买小包装的食用油,最好在3个月内就吃完。对用了一段时间的油,要经常开盖闻一闻,如果有哈喇味,就不要再吃了。从外观来看,如果油的颜色变深,或出现絮状的漂浮物,也不宜再吃了。
如何将用过的油变废为宝
家庭中,煎炸的时候会消耗很多油,这些用过一次的剩油扔掉了很可惜,下面有几招可以利用这些剩油。
制作味汁
凉拌菜、面条等经常要用到味汁,可以用炸过食物的油来做。趁着油温还较高的时候,可以加入葱、姜、蒜、料酒、酱油、醋等调料,按照个人的口味调制味汁,将味汁放到干净的瓶子里,在阴凉处保存,可以存放1~2周。
焯烫青莱
有些蔬菜在烹调前一般要用开水烫一下,为了保持青菜油亮的色泽,可以在烫蔬菜的水中加一点食用油,这时候用剩油最好不过了。开水的温度在100℃上下,不会增加剩油中有害物质的析出,对人体健康无害。
做面食
做烙饼、花卷时为了层次多、口感香,一般会在擀好的面饼上刷一层油,然后再卷起来。这时候可以用剩油,因为油被卷进面里,温度不会很高,不会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节气好食:冬季防上火食谱
冬季的上火症状,如牙龈肿痛、口腔溃疡、便秘等多与冬季的饮食相关。冬天蔬菜少,因为身体需要热量人们常吃肉类等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饮食中缺少维生素和纤维素。另外,冬季运动少,肠胃功能差,易生痰湿和内热。这时饮食要注意多样化,多吃白菜、萝卜、胡萝卜、豆芽、香蕉等,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应该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以防治上火便秘。下面为读者们介绍几款适合冬季食用的降火食谱。
火龙双耳雪梨
材料
火龙果半个,银耳、黑木耳各15克,雪梨1个,枸杞子5克,冰糖适量。
做法
1.银耳、黑木耳泡发开,撕成小朵;雪梨洗净,切小丁;火龙果肉挖出来,切小丁。
2.将处理好的材料一起放入炖盅,烧开后小火慢炖40分钟即成。
功效
这道羹有清热养阴、润肺化痰的功效,冬季节日多,大鱼大肉吃得多容易内盛痰火,吃这道羹对改善食积上火症状有帮助。
雪梨柚子茶
材料
雪梨肉100克,柚子肉50克。
做法
1.雪梨洗净,去皮,切小块;柚子肉切小块。
2.将雪梨肉和柚子肉一起放入榨汁机中,加适量清水,搅打成汁即成。
功效
此茶清凉解毒,能有效缓解饮酒、饮食油腻过饱后出现的口干、口渴、腹胀等症状。这道饮品还能生津止渴,保护心血管健康。
蜂蜜葡萄干苹果粥
材料
粳米50克,苹果1个,葡萄干15克,蜂蜜2勺。
做法
1.粳米淘洗干净;苹果洗净去皮、核,切薄片;葡萄干洗净。
2.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烧开后下入粳米,煮开后转小火,煮至七成熟时加入苹果片和葡萄干,小火煮至粥熟。
3.将粥凉至 60℃左右,调入蜂蜜即成。
功效
这是一道水果粥,滋味清甜,能养阴润肺、补益脾肾,冬季常吃,能改善因天气干燥引起的上火症状,如咽干、咽痛等。
黑米地黄粥
材料
黑米50克,生地黄、山茱萸各10克,红枣3枚。
做法
1.生地黄、山茱萸分别清洗干净,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两次,将两次的药汁收集到一起。黑米洗净,提前浸泡2~3 小时。红枣洗净,去核,撕成小块。
2.锅中加入药汁和适量清水,大火烧开,下入黑米和红枣,常法煮粥,至黑米软烂即成。
功效
冬季宜补肾,黑米是补肾的黑色食材,肾精充足,便不容易出现阴虚火旺证。本粥还适用于精血不足所致的脱发、白发,腰膝酸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