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方
[组成] 活蟾蜍1只。
[用法]将蟾蜍剖腹去内脏,洗净,清水浸泡30分钟,用冷水烧开,文火煎煮1小时以上,喝汤吃肉,1只蟾蜍可分2天服完,每日早晚分服。
[功效] 解毒消肿,杀虫辟秽。
[治疗] 原发性肝癌。
[来源] 陈南扬,单味蟾蜍治疗原发性肝癌1例,中国民间疗法,1998(6)
[按语]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世界每年新发肝癌中的42.5%出现在我国大陆,近年来已经成为我国第二位的肿瘤病因。本病起病隐匿,但一旦出现症状,则发展很快。甚至患病后较长时间毫无不舒服感觉,待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逐步产生肝区疼痛、食欲下降、疲乏无力、日渐消瘦等症状。到晚期则会有黄疸、腹水、呕血、昏迷等表现。肝癌病人的上腹部常可摸到巨大的肿块,但此时已到中晚期,甚至已向肺部等处转移。原发性肝癌属中医学“癥瘕”、“积聚”、“臌胀”等病范畴,大多由正气不足、肝肾亏虚、火毒湿邪内蕴所致。蟾蜍的蟾酥与蟾皮有解毒消肿、杀虫辟秽化湿之功,其肉是营养价值很高的蛋白,具有补益肝肾的作用,蟾蜍有毒,用宜慎重。一般作外用、烧存性研末敷或熬膏摊贴。内服煎汤用量1只,入散剂以0.9~3克为宜。蟾蜍的卵及其腮腺、皮肤腺的分泌物含有多种毒性物质,可引起中毒反应。一般于煮食后30~60分钟发生中毒症状,主要表现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微弱、心律不齐等,心电图的表现酷似洋地黄中毒解救宜对症处理,可按洋地黄类强心药中毒时之急救原则处理,阿托品对此有一定的解毒作用。